1/
同样宝贝得不行,自己孩子为什么老爱生病?
当朋友丽丽因为春节要回老家而担忧时,我很不解。
先生事业有成,孩子活泼可爱,
自己身材婀娜完全看不出是个3岁孩子的妈,
一切不都是幸福的样子吗?
因为儿子总爱生病。
在他们家,天大的事都比不上孩子的事,
孩子身体任何风吹草动,爷爷奶奶就得骂人:怎么当爸妈的!
丽丽感觉自己很冤,
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儿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什么好东西都是先想着儿子,喂奶喂饭恨不得一顿吃成大胖子,
宝贝得不行,为什么她的孩子总爱生病?
我说,你那是吃饱了撑的。
我没开玩笑。
其实回头看看老一辈人就能发现,那些年吃得不太饱,穿得不太暖,
但是家中的孩子是活蹦乱跳,少有生病的,
老一辈人有自己的育儿经:要想少儿安,三分饥和寒。
孩子少生病的“秘籍”,只不过是“每顿饭都少给孩子吃一口”而已。
2/
小儿吃得多,不一定长得快,也可能病得快
为了让小孙子吃口饭,爷爷奶奶简直是想尽办法,各种利诱、哄骗,生怕饿了孩子。
丽丽也很无奈。
春节期间,油腻食物本就多,孩子零食还不离手,整日小肚子圆滚滚的。
到了晚上,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咳嗽发烧,连夜抱着去了诊所,
医生说是小儿积食,折腾一夜,总算缓解了一些。
挨到天亮,自然少不了被公公婆婆一顿数落。
积食,就是吃过量了,超过了肠胃消化能力,从而导致消化功能减弱。《景岳全书,药饵之误》中说:小儿气血未充,一生盛衰之基,全在幼时,此饮食之宜调。
也就是说,幼儿时期是给一生健康打基础的时间,这个时期的饮食要特别谨慎,千万不要让孩子积食损伤孩子脾胃,为孩子今后的健康埋下隐患,可能会引发疾病。
①积食会导致咳嗽,也就是中医上说的“食咳〞。那些食咳的小儿,大多有积食化热的症状,比如说肚子胀、不爱吃饭、嗳腐、口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或便秘,舌质偏红、舌苔厚腻等。
②积食导致的发热叫“积热”,吃的食物都停滞在中焦,积滞时间长了就会化热,热蒸于内,孩子体温就上去了。
③积食为什么会导致肺炎?这也是一套多米诺骨牌:积食伤脾→脾虚生痰→痰贮于肺→痰阻肺道→郁久化热、伤肺。
④经常见到一些小孩子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一生病就输液,再生病再输液,反复输液,孩子身体越来越差。其实,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也与脾胃功能障碍有关。
⑤咽炎,中医上叫“喉痹”。咽喉是肺胃的门户,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这个门户上,小孩子就容易生喉痹或扁桃体发炎化脓点。
⑥小儿舌苔剥脱与现代医学的小儿地图舌相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乳积食滞,郁久化热,蕴结心脾,火热上熏造成舌苔剥脱。
⑦小儿积滞日久,容易损伤脾胃,导致郁而化热、聚湿生痰。热、痰、湿相合,外发于肌腠,容易导致荨麻疹等。
3/
孩子积食,怎么办?
其实,小儿积食问题可大可小,宝妈宝爸们注意生活细节也是可以提前预防的。
有节制地饮食,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肉类食物,最好定时、定量的吃,管住孩子的零食袋。
脾胃功能差的孩子,要养成吃热食的习惯,不宜喝冷水及多吃冷饮,可以适当吃些山药、芋头等食物。
除此之外,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眠对于增强小儿的体质是非常重要的,还可以辅助适当的运动。
如果孩子积食了,怎么办?
首先不建议吃药,是药三分毒,在幼儿身上,则可能是五分毒。
如果你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推拿按摩,也不建议用推拿的方法。
兵锁儿科李兵锁院长
李兵锁院长讲到:孩子没有积食生病就会减少。
肠道是人体一个很大的免疫系统,
肠道的健康取决于肠粘膜的活动性,
肠粘膜就像许多小手一样有摄取营养成分和排出毒素的作用,
当小儿有积食时,会困住小手导致营养吸收减少,毒素排出困难,
从而引发小儿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
肠道的新陈代谢周期是2周,所以我们2周就需要给孩子清积食。
用“兵锁清积液”可以清除肠道内积食与毒素,
使肠粘膜更加灵活的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毒素,
小儿免疫力提高了,自然就不容易生病了,
孩子生病后清洁肠道,也可以促使疾病好得快些。
-------------------------------------------------------------------------------
积食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却可能引发一系列疾病,所以请妈妈们牢记,有时候给孩子少吃一口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春节来临,有小孩的家庭,为了全家开心过春节,提前给孩子清积食噢!
选自兵锁儿科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