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的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上期我们谈了舌的神态,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望舌苔,舌诊最精华的一个版块,它可以体现一个病情的变化。
苔质也就是舌的质地、形态。舌苔厚薄、润燥、腻松、腐霉、剥落等方面。
1、厚、薄苔
特点:
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苔称为薄苔,也叫底苔。
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的苔叫厚苔,也称不见底苔。
见底与不见底,是衡量舌苔厚薄的标准,也是身体内正气与邪气盛衰的反应。
分析:
舌苔是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形成。
薄苔提示胃有升发之气;厚苔是由于胃气夹湿浊邪气熏蒸所致,提示有痰湿或食积。
舌苔由薄变厚说明邪气渐盛,病进展;舌苔由厚变薄,舌上复生薄白新苔,说明正气胜邪,病退的表现。
2、润、燥苔
特点:
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称为润苔;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揩之湿而滑,称为滑苔;
舌苔干燥,揩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称为燥苔;苔质粗糙,称为糙苔。
分析:
润苔是正常舌苔的一种,在疾病中提示津液未伤,一些风寒表证、湿证初期,食滞、淤血均可出现。
滑苔是水湿之邪内聚的表现,像寒证、湿证会出现。
燥苔主要是体内津液已伤。多发生在高热、大汗、吐泻后、过服温燥食物药物等导致津液不足,舌苔失于滋润而干燥。
舌苔由燥苔转为糙苔,说明津液全无,为热盛伤津之重症。
舌苔燥而不干者多由于秽浊之邪盘踞中焦所致。
3、腻、腐苔
特点:
舌苔颗粒细腻致密,融合成片,中间厚边缘薄,紧贴于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易脱落,称为腻苔。
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中较厚,刮之易去者,状如豆腐渣堆积舌面,透过疏松舌苔可见到舌质,称为腐苔。
腐苔
分析:
腐苔主食积胃肠,或痰浊内蕴,邪气有余,蒸腾胃中秽浊之邪上泛,聚集于舌。腐苔退去,出现新苔,说明病情好转。腐苔脱离舌体,不能续生新苔,说明病重。
白腻苔
腻苔多见于痰浊、寒湿、食积、痰饮内蕴阻遏阳气,脾胃湿浊之邪上泛所致。
4、剥落苔
特点:
根薄苔
舌面本有苔,病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脱。
根据位置不同,名称不同,舌前剥脱称前剥苔,舌中称中剥苔,舌根剥落称根剥苔;舌苔剥落殆尽,
镜面舌
舌面光滑如镜,称为镜面舌。
舌苔大片剥落,边缘突起,界限清楚,剥落部位时时转移,称为地图舌。
地图舌
舌红苔剥为阴虚;舌淡苔剥为血虚或气虚两虚;
镜面舌多见于重症,镜面舌色红者胃阴干枯,胃无生发之气;
舌色恍白如镜,毫无血色者,多见于营血太亏,病危重症。
舌苔的剥落应与先天性剥苔区别:先天性剥苔是生来就有的剥苔,常在舌面中央人字沟前,呈菱形,多有先天发育不良。
(五)偏、全苔
特点:
舌苔遍布舌面,为全苔。舌苔仅布于舌之前、后、左、右某一局部,为偏苔。
分析:
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全苔,主邪气弥散。多为痰湿、水饮、食积、热邪充斥弥漫所致。
舌苔偏于某处,常提示该处所分候的脏腑发生病变。
正常舌苔分布一般是舌前部苔薄,中、后部苔稍厚。
若舌尖部苔厚,提示邪在上焦;
舌中部苔过厚,提示中焦痰饮或胃肠食滞;
舌后部苔过厚,提示下焦湿浊或湿热;
苔偏于舌左右一侧,提示邪在肝胆。
偏苔与剥苔不同。偏苔是舌苔分布上的不全,而剥苔是在舌苔布满全舌后,局部或全部舌苔剥落而出现的舌象。
(六)真、假苔
特点:
舌苔紧贴舌面,揩之难去,刮后仍留有苔迹,像从舌体上生出来的,为真苔。亦称为有根苔。舌苔似浮涂于舌面,揩之即去,为假苔。亦称为无根苔。
分析:
辨舌苔的真假,对于判断疾病的轻重、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疾病过程中,舌苔系胃气夹邪气上蒸舌面而成;故真苔说明胃气未衰,疾病仍有转机;假苔提示胃气大衰,甚至败绝,说明病情危重。
若舌苔浮厚,容易刮去,但刮后可见舌面上仍有一层薄苔者,提示胃气已复,疾病向愈。
以上关于舌苔的见解,您有新的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下一期我们将聊苔色识病情,更多医学科普知识,每日持续更新中,喜欢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