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分享了平和、气虚体质的辨别、产生原因及治疗调理组方,本期继续为大家讲解阴虚和阳虚体质。
1、阴虚体质表现(缺水急躁派)
体形多瘦长
面颊潮红或偏红、手足心热
平素易口燥咽干、皮肤干燥、鼻微干,口渴喜冷饮
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
性情急躁,外向好动(阴虚伤血)
耐冬而不耐夏、不耐受燥邪。(缺水急躁派)
2、如何辨别阴虚体质
(点击查看大图)
3、阴虚体质舌像
图1:舌红苔薄:舌头红,苔薄甚至没有苔。现在的人往往几种体质复合在一起,舌红苔不薄,则是阴虚被水湿掩盖的表现。
图2:舌头红,多裂纹且深,而且一吃辣的东西,舌头就感到不适为阴虚。
图3:舌苔分布不均、舌质偏红(地图舌),绝大多数是阴虚
4、阴虚体质促生的原因
疾病倾向:心悸失眠、肺炎、胃溃疡、高血压、男子早泄、女子闭经、崩漏、年老早衰,口燥咽干、糖尿病等。
5、阴虚体质调理
适宜症状:汗出过多、盗汗不止
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
功效:益气固表,收涩止汗
用法用量:红参+麦冬+黄芪:红参5g、麦冬5g、黄芪10g。泡水服用,每日1次。
适宜症状:口渴少津、多饮
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功效:清热滋阴、生津止渴
用法用量:石斛5g、麦冬5g、枸杞5g。泡水服用,每日2-3次。
1、阳虚体质表现
手足不温,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喜热饮,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边有齿痕,夏天不喜吹空调,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阳虚伤气)不能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怕冷派)
2、如何辨别阳虚体质
(点击查看大图)
3、阳虚体质舌像与手相
图1:阳虚的舌质很淡,舌苔白,看上去苍老。图2:半月痕虽有,但过小(五分之一),则阳虚。
图3:半月痕所剩无几,亦为阳虚。半月痕乃精之所在!所谓:精足人壮(半月痕足)、精弱人病(半月痕变色)、精少人老(半月痕少)
4、阳虚体质促生的原因
疾病倾向:冠心病、低血压、胃痛、腹痛、久泻、消化不良、水肿、男子阳痿、女子宫冷不孕、痛经、闭经等。
5、阳虚体质调理
适宜症状:阳虚;怕冷懒言、腰膝酸软、易疲倦、易感冒
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
肉苁蓉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功效:温阳补肾
用法用量:肉苁蓉粉+黄芪+红参:肉苁蓉粉3g、黄芪10g、红参5g。泡水服用,每日1次。
适宜症状:勃起功能障碍或不能勃起
鹿茸: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
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黑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功效:温阳补肾
用法用量:鹿茸3片、熟地10g、黑枸杞10g。泡水服用,每日1次。
适宜症状:夜尿频多
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功效:补益肾气、固涩肾精
用法用量:肉苁蓉粉2g、芡实10g、熟地10g。泡水服用,每日1-2次。
由于篇幅原因,本期分享到此结束,下期继续为大家带来其他几种体质的辨别、产生原因及治疗调理组方。为各位小伙伴在工作和生活中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