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3岁以前,总有这么一个阶段,他们会把所有的东西都往嘴里放。这个阶段,儿童处于用“嘴”感知世界的阶段,吃什么都不奇怪。
注意!三岁之后的孩子如果还是什么东西都送进嘴里就不正常了,家长们也不要觉得好玩就置之不理。
Vol.01异食癖
深圳14岁女孩从4岁起就开始吃头发,胃里的巨大发团已经钙化,只能通过手术取出。
湖北襄阳12岁女孩吃头发10年,巨大发团竟有20×15公分那么大(举个例子,孩子的尺子一般是十厘米或者15厘米)
广西7岁女孩从胃中取出近半斤头发。
像这几位孩子的情况在医学上叫做“异食癖”,最常见的是吃头发、泥土、石块、纸屑和树皮。
异食癖在临床上很少见,但是有研究显示,12岁以上的儿童中约有10%存在异食癖的症状。
这说明,有不少孩子有着不为人知的异常症状。
Vol.02异食癖形成的原因
导致异食癖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
01生理原因
体内微量元素缺乏,比如缺铁、缺锌。
缺铁的直接后果是贫血,由于血氧量不足,可能造成脏器功能异常,加重营养不良。
锌是对人体极为重要的微量元素,很多重要的生物酶需要它来维持活性,因此缺锌很可能会导致代谢异常。
此外,铜、硒、锰、钴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也与异食癖有关。
02心理原因
孩子可能缺少父母的陪伴、关爱,导致孤独、压力过大,从而引发异食癖;
或者是由于强迫症、条件反射、自我安慰的动作以及其他情绪需要寄托或发泄等等。
Vol.03
异食癖危害
异食癖这个行为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吃下去的“异物”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危害1
吞食进去的异物在胃内形成结石,占据胃腔,会出现营养不良、胃痛、腹胀甚至出血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因异物通过胃排到小肠,堵塞小肠,导致肠道梗阻。
危害2
吞食进去的东西可能携带细菌甚至寄生虫,容易引起肠炎、寄生虫病等情况。
Vol.04如何预防异食癖
异食癖高发于儿童!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万事万物都对他们有着吸引力,家长不要因为好玩或者用“孩子长大就会好了”这种心态来安慰自己。
如何才能预防孩子异食癖的发生:
做好引导
通过正确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吞食异物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饮食观。
做好监督
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留心他们的行为细节,如果小朋友有异食的表现,比如对较小的东西随意吃下去,较大的东西就用舌头去舔,不听人劝阻,躲在一边悄悄吞食,家长一定要多多留意。
适当补充锌、铁等微量元素
当缺少这些微量元素时有可能会导致代谢障碍以及味觉紊乱,这是目前公认的导致异食癖的一个可能性因素。
因此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补充这些微量元素,在保护健康的同时,减少异食癖的发生几率。
对心理因素引起足够的重视
父母每天下班后,要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亲昵、玩耍,满足儿童情感及心理上的需求,缓解他们在生活以及学业上的压力,以免他们向不正常的方面去寻求刺激和安慰。
问
患有“异食癖”的孩子,要怎么办?
引起重视,及时寻医。
这种情况下,“异食癖”已经成了一种病症,简单的习惯矫正行为并不能完全治愈,有必要通过医疗手段来帮助孩子。
总之,异食癖并不可怕,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如果你的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医院寻求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