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西华国医馆"↑免费订阅
春季,是湿疹的高发季节。尤其对于有过湿疹病史的人来说,来年的春季湿疹极易反复。每一个湿疹患者都有一本血泪史,湿疹通常出现在身上的任何部位,一旦得了湿疹,奇痒难忍。
为何会患上湿疹?脾胃功能下降,忧虑太多,再加上休息不好、不爱运动,导致消化功能下降,肠胃积食,营养过剩,身体里积聚了很多排不出去的湿热,就会从皮肤上体现出来。
中医治疗湿疹的精髓在于“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根据表现出来的症状推寻病因,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办法。
根据体质分型调理
湿热型:多见于急性湿疹、脂溢性湿疹及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皮肤起红斑、水疱,瘙痒剧烈,流*水,味腥而黏,或结*痂、糜烂、脱皮。小便*赤,大便秘结。舌质红、*或腻。多因血热脾湿,浸淫肌肤所致。可使用利湿清热的方法。
脾湿型:多见于亚急性湿疹或泛发型湿疹。皮肤起连片小水泡、颜色暗淡不红、瘙痒出水,或有胃痛、食欲不佳、面色萎*、腿脚浮肿、大便稀、小便微*。舌质淡、舌苔白或腻。多因脾运失调,湿从内生,浸淫成疮所致。需用健脾除湿的方法。
血热型:相当于丘疹性湿疹,中医称之为粟疮或血风疮。遍身起红丘疹、剧痒难忍、抓破出血。舌质红,苔薄白。多因湿热内蕴,外受于风,热重于湿所致。需清热凉血,祛风除湿。
伤阴型:多见于亚急性湿疹、泛发型湿疹,皮肤浸润、干燥脱屑、略见出水。舌质红,舌苔光。多因渗水日久,伤阴耗血,血燥生风所致。建议滋阴养血,除湿止痒。
如何调理脾呢?
第一步,既然湿疹是因为脾功能下降引起,那么首先就是要健脾利湿。推荐一道食疗方——薏苡仁粥,每周至少要喝3次。再用白术、茯苓各5克一起煮水后饮用,多吃一些可以利水的食物,例如冬瓜、扁豆等。少吃辛辣、油腻等会引起湿热的食物,因为体内湿热多也会长湿疹。
第二步,要多吃山楂,多喝大麦茶,有助于增强消化功能,避免消化不良,没办法吸收营养。
第三步,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要多运动健身,少去烦恼、思虑太多。如果遇到问题的时候,要果断处理,不要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只会徒增烦恼。经常放松自己的心情,有空就健身运动,没什么时间的话也可以稍微散步一会,提高身体免疫力,帮助排出体内湿热。
要注意的是,如果湿疹面积很大,已经是属于重度湿疹,不要自己用药,医院进行治疗,避免湿疹一直反复发作。
阅读10分钟,不如咨询一分钟,
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科协会员。曾先后获得中国中医突出贡献奖、中国中医特色名医专家荣誉奖、中国中医药优秀学术成果奖、陕西省卫生系统“创佳差评”、“医德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年,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医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的治疗有确切的疗效。
擅长治疗:
1、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肠炎,返流性食管炎,结肠炎,便秘,慢性肝病,脂肪肝,转氨酶升高。
2、呼吸系统:顽固性咳嗽,老慢支,肺气肿,气管炎,咽炎。
3、妇科:更年期综合症,月经不调,盆腔积液,带下病,痛经,乳腺增生等妇科常见病。
4、常见杂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失眠,盗汗,青少年痤疮,顽固性头痛,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风湿痹痛,复发性口腔溃疡,男子性功能障碍等疑难杂症。在临床上都有准确的疗效。
出诊时间:周一、五全天
预约-
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