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颌
下颌(或称下颌骨)是一块质密、坚硬的U型骨,它主要由下颌骨体和两个下颌支所组成,并在颞骨两侧通过一关节(颞颌关节)与颅骨相连结,参与构音运动。下颌骨体用于容纳下排牙齿,并且作为舌部肌群的附着点,而两个下颌支则是两组下颌肌群的附着点。
下颌提肌共有四块:颞肌,这是一块非常宽的扇形肌,起点位于颞骨,止点附着在下颌前支上;翼外肌,自下颌支向颅骨前基底部的起始处做水平向前运动(这块肌肉也可以使下颌向前突出或使下颌向两侧运动);翼内肌,该肌肉较厚,起点在上牙齿内侧颅骨前下部位,并产生向下、向后的收缩运动,止于下颌支之间的凹面;咬肌,这是一块扁平肌,,就像一块厚厚的肌板覆盖在下颌支的侧表面。
下颌牵肌自下颌骨向后,向下止于舌骨。下颌牵肌共有三块:下颌舌骨肌,构成了口腔的底部,起于下颌骨两侧,止于中缝和舌骨体;颏舌骨肌,位于下颌舌骨肌的上方,自下颌骨的中线内表面向后延伸,止于舌骨的上表面;二腹肌,其前腹起于下颌骨的中线内表面,通过舌骨小角处的腱环延续为二腹肌后腹(它附着于颞骨的乳突)。这些肌群之间协调运动,总的功能是将喉腔向上提起。但是,当舌骨位置固定,或被胸骨舌骨肌向下拉动时,所有的四组肌群则作为下颌牵肌进行收缩运动。
下颌和舌部的运动可以对口腔人口处的大小和声道前部的大小进行调整,在言语产生的过程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因此,在言语产生过程中,下颌运动非常重要,下颌开合的程度直接影响言语的响度和清晰度。在发低元音时,下颌骨的位置一般较低;发高元音时,下颌骨的位置较高。在成熟的言语过程中,下颌骨的运动幅度很小,舌部和唇部的运动幅度和速度大且快。所以,构音训练必须包括下颌运动的训练。
二、唇部
嘴唇是关闭口腔的人口。嘴唇的生理功能是作为口腔的瓣膜,防止食物和唾液流出,并且参与面部表情的形成和构音运动。
唇部最重要的一块肌肉是口轮匝肌。它是一块环形肌(为一括约肌),环绕在口腔人口的周围。在收缩期间,它使分开的嘴唇关闭,并使唇部皱缩。拮抗这种闭合运动的有三组唇
外肌:唇横肌将唇角向两侧外拉,将唇部抵在牙背上;唇角肌将上唇向上提,将下唇向外下方牵拉;唇直肌使嘴角收缩。最后,平行肌将嘴角向两侧拉开。这些肌肉的功能是使唇部产生运动,改变唇部的形状和大小至理想水平。从发音的角度来说,我们至少可以讨论两种唇部运动:圆唇和非圆唇。当唇为圆形时,声道共鸣腔的频率下降,第二共振峰和第三共振峰则同时下降。这一点对于感知圆唇与非圆唇元音的差别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当唇部为非圆形时,第二共振峰与第三共振峰的频率很高。很多人唇部灵活度欠佳,因此训练唇部的灵活性是构音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三、舌部
舌部是最重要的构音器官,它由大量的肌束构成,舌部能够向口腔的任意方向移动,并且能够最大可能地改变形状和大小,以较快的速度向四周转动。它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协助咀嚼和吞口因。味觉器官也位于舌体表面。舌部肌群有着丰富的神经支配网,加上八块肌肉组织以及将它们紧密交织在一起的肌纤维,使得舌部运动复杂而又迅速,这对言语的产生很有必要。维持舌部一般形状的结构是真皮层,它由纤维联结组织和贯穿所有的舌部肌群的弹性组织(纤维中膈组织和舌粘膜的深层联结组织)所组成。
舌体前中部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粘膜,它与舌部的肌肉组织紧密相连;而舌面的后方即咽面,则覆盖了一层厚厚的且可以自由移动的粘膜。舌尖通过舌系带与口底部相连结,这个连结限制了舌尖运动的灵活性,取而代之的是整个舌体向前运动。
舌部肌群可分为成对的舌内肌群和成对的舌外肌群。舌内肌群改变舌部的形状和大小_舌外肌群则移动舌部,改变舌部与声道或颅骨的相对位置。
舌部肌群对于言语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舌内肌群位于相互垂直的三个水平面上,在空间上能进行三维运动。舌上纵肌收缩时能将舌尖向上抬起,舌下纵肌收缩时则将舌尖拉向下方,这两组肌群协同收缩使舌体缩短;舌横肌收缩时使舌体两侧收缩,从而将舌体拉长;舌直肌收缩时,舌体则变薄。
与元音构音有关的最为重要的舌部运动,是舌在前后两个位置间的转换运动。颏舌肌的收缩使舌部向前运动,茎突舌肌的收缩使舌部向后并向上拉向软腭。腭舌肌的收缩,使舌背抬高,成为拱沟状(如果没有得到其他肌群的支持,软腭也将因腭舌肌的收缩而下降)。因此,这些肌群对维持舌的前后交替运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又为前后元音奠定了生理基础。
发前元音和腭/齿辅音时,舌面向上抬起抵住硬腭,因此保证声道开端呈一相对狭窄的管道。舌面的抬升运动主要通过舌上纵肌的收缩来实现,并使舌尖向上抬起。此时,舌横肌也有轻微的收缩,导致舌部狭窄、拉长。颏舌肌的后束肌纤维则主要将舌体向前拉伸。
当舌骨舌肌、咽中缩肌和咽下缩肌收缩时,舌体向后拉伸,咽腔容积变小。发开元音时,可以见到这种构音方式,它们均有较小的咽腔。
然而,在构音过程中所使用的不同的舌部构型总是多组肌群协调进行着高级的、同步的、复杂的收缩运动,其中一到两块肌肉为主要收缩肌,其他的肌肉合作程度较小。这样,舌部的形状得到调整并使舌部的结构和位置趋于稳定。如果这些成对的肌群中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收缩更加有力,舌部便向左运动,反之亦然。
舌部的构音运动必须迅速而又准确,否则言语将变得含混模糊。通过在不同的元音和辅音之间进行稳定地转换,舌部由此得到持续的训练。增进和改善舌部灵活性的一般训练,就是用舌尖和舌面洗涮牙齿的外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