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出血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为什么明明昨晚睡得很好,第二天午后还是哈
TUhjnbcbe - 2024/12/17 15:49:00

不知道您有没有那种经历,那就是每年的夏天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明明昨晚睡得很香很甜,第二天上午也感到精神抖擞,可只要吃完午饭,饭碗一放就开始哈欠连天,那种困意有时候恨不得就地躺下……

这种情况,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吃得太饱所致?

按照大家的说法,因为吃完饭之后,机体为了消化食物,会增加胃肠道的血流量,大脑的供血相对不足,从而导致神经中枢缺氧,乃至出现反应迟钝、犯困嗜睡等表现。

虽然这个说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为进食后,机体确实会有目的地调整血流。但对于大脑这个重要中枢来说,其血流影响确实存在但也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基本也不可能达到因为缺血而出现想睡觉的程度。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饭后发困呢?

其实,如果是经常性的饭后发困想睡觉,可能使体内的激素分泌紊乱所致,如下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1、胆囊收缩激素: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饭后两小时内,机体分泌的胆囊收缩素会明显升高,这个状态大概会维持两个小时左右,然后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

因此,相对来说,胆囊收缩素水平越高,人也越容易发困。

此外,如果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越高,胆囊收缩素的分泌也越多,引起的睡意也就更浓。

2、食欲素:

我们在进食之后,食物在体内会有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里,血糖水平会先升高然后慢慢降低乃至维持,同时抑制体内食欲素的分泌。

食欲素水平越低,人就越容易犯困,不想动弹。饥饿时体内的食欲素水平最高,所以肚子饿的时候很难睡着,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进食含糖高的食物,比如淀粉类这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时,血糖的相对升幅更快,人也更容易犯困。

3、胰岛素

进食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机体吸收,葡萄糖的代谢需要胰岛素的参与,这样才能控制住血糖水平。

胰岛素同时还能促进蛋白质合成,色氨酸增加,脑内的5-羟色胺也会增加,而5-羟色胺能够形成褪黑素,于是便让人产生睡意。

同时,胰岛素还可以促进钾离子从血液进入细胞液内,低钾血症也会是身体容易出现疲劳和困倦感的一个原因。

那么,我们该如何缓解午餐后发困的感觉呢?

如下几个方法有助于提高下午的清醒程度:

1、控制食量:

俗话说饭吃七分饱,午餐不要吃得太饱。同时,食物最好也能以粗粮、豆类、薯类这些含纤维较多的食物代替精细食粮,最好能占三分之一左右;此外还要增加蔬菜水果,以补充膳食纤维,减少脂肪和高糖摄入。

2、午睡:

一般来说,午睡是一种很不错的休息方式,午睡20分钟大概相当于晚上睡觉一个半小时。

所以,午餐后适当午睡,不仅能缓解午后发困,同时还能降低体内压力激素的水平,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3、多喝水

多喝水能增加血容量,加速体内新陈代谢,能够加速大脑血氧供应,从而保持是为活跃和敏捷,减少困倦发生。

4、按摩头部:

午餐后可以是当按摩头部,可以十指张开梳头,持续三五分钟即可,能够促进头皮血流,放松头部神经的紧张程度,减轻疲倦和困顿感。

最后,午后困倦过于明显的话,可能和如下几种病症有关:

1、肝脏病变

肝也是重要的代谢脏器,如果它有什么不好了,解毒、水电解质调节都将出现问题,容易引起身体疲乏而困倦。

一般来说,肝不好的人除了困乏外,多数还有脸色发黑、黄褐无华、唇色暗紫等;有的还可能出现蜘蛛痣、肝掌、脾肿大等问题。

这时候可以适当吃点养肝药食:

枸杞子:滋养肝肾,养肝护肝;

杭菊花:清肝明目;

冬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夏枯草:清热散结、消肿明目;

合欢花:解郁安神、滋阴补阳、健胃和胃;

薄荷:疏风清热、疏肝解郁。

上述药食一起做成茶包,每天开水冲泡两杯,坚持下去,养肝护肝排毒,提高肝的疏泄能力,从而彻底缓解饭后发困。

2、脾虚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和升清,如果脾虚了,运化无力,清阳之气不能上达颠顶,于是便出现头昏困倦。

这类人多数伴有齿痕舌,舌淡苔薄脉濡缓等等。这时候,可以适当吃点健脾的药食,如自制的健脾糕:

白术:健脾和胃,燥湿利水;

干姜:温中祛寒,回阳;

鸡内:祛痰理气,消食消胀;

大枣:补气健脾,养血安神。

先把白术、干姜、鸡内金杵碎成粉末,再把大枣去核蒸熟,让后做成枣泥。和前面的粉末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干就能吃,每次吃那么三个左右,能够改善体弱,健脾益胃。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明明昨晚睡得很好,第二天午后还是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