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天气炎热,大家都喜欢到阴凉的地方去避暑,殊不知,潮湿会在这时趁虚而入。
中医学中湿气又称“阴邪”,脾为阴之脏,喜燥恶湿,因此,脾气在七八月时最旺。长夏若湿气过盛,则易伤脾脏,进而伤肺肾。
厚厚的湿气把脾脏捆板起来,称为“困脾”,湿气在体内时间久了,可引起身体许多不良症状:
症状1、头昏、四肢沉重;
头是最先反应湿热的部位,很多人反应,经常会觉得自己头昏沉沉,像裹着一块布;而且身体困倦,四肢沉重,全身特别不舒服,好像身上有重物。
另外,还会有发热,轻微怕冷,怕风,流鼻水等表湿证。
症状2、恶心、食欲差;
很多湿热者胃口较差,湿热者脾胃功能紊乱,自然胃口不佳,对于这种体质的人来说,最好还是清淡一点的饮食,尽量少吃麻辣食物,
症状3、大便不成形、粘马桶;
久而久之,体内肯定有水分在侵蚀。如果你上完厕所后发现,你的排泄物总是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湿气的一种症状,因为湿气本身就具有粘性的特点。
症状4、胃脘胀气、舌苔腻;
舌苔厚腻是湿证的典型表现,它通常在机体尚未表现出明显病态时才有表现。观察舌苔最准确的方法就是早晨刚起床。
症状5、胸闷气短、头昏脑胀;
出现这个症状,多半是因为体内有太多的水分,从而导致身体产生一些反应,常常头昏眼花,可能是体内湿气过重引起的。
症状6、身体虚胖,小肚子大。
当你体内湿气量越来越多时,会引起小腹水肿,造成肥胖的假象。因此,发现自己的腹部变大,而不是肥胖的原因,则要当心是湿的影响。
症状7、肌肉酸痛,容易疲劳;
新陈代谢过程中,湿气进入肌肉会出现肌肉酸痛、疲劳等症状,许多湿气重的人都会出现这些现象,特别是疲劳时,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出现肌肉酸痛等现象,这是新陈代谢过程中湿气进入肌肉的表现。
如果以上症状,你占了2个以上,说明体内湿气快堆满,务必要及时祛湿,避免因为湿气重造成更大的危害。
“湿气在身百病身”,不及时祛湿,对我们身体有哪些危害?
湿气在体内的时候,刚开始我们可能只觉得舌象异常(舌苔厚腻,齿痕舌),大便粘马桶,皮肤长斑长痘,湿气进一步加重时,身体会感觉到胸闷气短,整天乏困没精神。
如果不及时祛湿,湿气会进一步加重,导致我们腹部赘肉多,关节疼痛,时间长了以后,还会引起重大疾病,比如:高血压、肪肝、哮喘、心脑血管等,最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恶性肿瘤。
湿重为万病之源,寒食冷食,饮食不规律,住的地方太潮湿,都是加重湿气的罪魁祸首。如果不能及时排泄,就会困在体内,给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中医古谚:千寒易除,一湿难祛。中医界把湿气视为大敌,称之为“万恶之邪”。无论是保健保健还是助攻消肿,祛除湿气都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
湿气“最怕”1种水,平时可劲喝,肚子赘肉掉了,让你身轻如燕!
1、赤小豆、薏苡仁:祛湿双雄!利胃肠,去水肿,健脾胃益胃;
2、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3、芡实:水中人参,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薏仁、芡实、茯苓、栀子、橘皮、冬瓜、荷叶、甘草,配制成茶包,开水冲泡5分钟,每天1-2杯,利湿降浊,带走湿气,还您身轻体盈,神清气爽。
自己凑材料比较麻烦,上方有调配好的同款茶包,每天坚持喝,无湿一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