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出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简单说一说脏腑辩证之脾胃辩证
TUhjnbcbe - 2025/6/27 11:09:00
北京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中医辨证里面有很多内容,从古至今,中医不断总结归纳可以分为: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辩证、经络辩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等。这些辩证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疾病,并给治疗方案提供有利的依据。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其中的脏腑辩证。

脏腑辩证在儿科运用的比较多,像我们通常说的小儿容易出现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这消化系统就可以说是以脾胃为主,通过辩证得出哪个脏腑出现问题,这就是脏腑辩证了。

儿科经常提到的“三不足两有余”:肺脾肾常不足,心肝肾常有余,你看这就和脏腑辩证有很大的联系。什么是脏腑辩证?说白了,就是根据脏腑的生理特性,病理特性,把病人出现的病症进行归纳,两者进行对比,推理病机,然后判断出病变的部位、以及正邪力量对比的一种辩证方法。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我们已经知道了每种脏器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下,身体都会有什么变现,然后对比机体当时的状态,就能知道是哪个脏器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

既然是有关于孩子的,而且孩子脾胃出问题总是最多的,今天我们就先来说一说有关脾胃的辩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孩子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脾胃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脾胃又处在我们人体的中焦,起着上传下达的关键作用。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四肢肌肉。这些方面有问题就找脾。胃主降,胃气以降为顺,所以出现呕吐,呃逆,嗳气等情况都先找胃。

脾气虚与脾阳虚,这两种情况不太好分,因为脾阳虚往往包含脾气虚,而脾气虚可以逐渐发展成为脾阳虚。要说鉴别只有从病情的轻重和是否有怕冷这两方面来区分了。两者都可见食欲不振,肚子胀,大便溏泄,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等症状,而脾阳虚还有畏寒肢冷,腹痛喜温喜按等虚寒表现,脾阳虚的大便溏泄较脾气虚的更加稀薄。

中气下陷,提几个病名大家就知道了,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等。脾气是往上升的,对于内脏有升举的作用。所以脏器下陷都脱不了与脾有关,之所以出现中气下陷,其实就是脾气虚的一种变现。当然,中气下陷不仅仅体现在脏器的下垂上,肚子坠胀,经常想大便,久痢等等都有可能是因为脾气虚造成的,再加上少气懒言,头晕乏力等就可以判断是脾气虚的原因了。

还有一方面是出血现象,像大便带血,尿血,牙龈出血,皮下不明原因的淤血等等,再加上脾虚表现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脸没有血色等,就可以判断是脾虚导致的出血了。

还有寒湿困脾和湿热蕴脾。这两种都有湿,只是寒热的分别。有湿困于中焦,会出现肚子胀痛,痞闷,食欲不振,皮肤颜色发黄。区别就是寒湿的皮肤发黄是颜色暗淡,像烟熏一样,而湿热的皮肤会是橘子皮一样的鲜黄色。寒湿人的舌像是舌淡苔白腻,而湿热人的舌像是舌红苔黄腻。

上面这说的是脾出现的问题,胃的问题我们留在下次来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简单说一说脏腑辩证之脾胃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