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文中涉及方剂,须咨询当地中医师,根据体质辩证用药!
治宜宜肝健脾,疏通经络,祛寒以除湿,和血以止痛。
1:处方: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
用法:药研细末,置患足鞋垫后跟处铺平,上盖两层软布,穿着行走,日换药1次
疗效:用药5天见效,有效率达%
治脚跟痛
生白芍克、生甘草30克,加水毫升,煎至毫升,滤取药液内服。然后将药渣倒入盆内,加入开水毫升,搅拌后,熏蒸患足,待水温适宜时再泡洗患足至水凉。每日1次(用药1剂)。
中医治疗跟痛症
1、治跟痛症(气血瘀滞)方:
处方:*芪、威灵仙、白芍各20克,桃仁、川牛膝、当归、川芎、延胡索各12克,鸡血藤25克,红花、乳香、没药、土鳖虫、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治疗跟痛症,中医辨证属气血瘀滞型。症见痛处固定,呈刺痛,晨起足跟着地时疼痛明显,行走后可轻度缓解,再休息后可明显减轻或完全缓解,患侧踝关节周围常可见瘀斑,舌质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2、治跟痛症(肾气亏虚)方:
处方:熟地、鸡血藤各25克,枸杞子、补骨脂、菟丝子、独活、当归、桑寄生、怀牛膝各12克,杜仲15克,白芍20克,淫羊藿、山茱萸、巴戟天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通络止痛。可用于治疗跟痛症,中医辨证属肾气亏虚型。临床症见患者疼痛位于跟骨内侧,呈钝痛,行走时疼痛加重,或伴腰膝酸软无力,或耳鸣,舌质淡,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涩。
3、治跟痛症(寒湿痹阻)方:
处方:麻*5克,熟地、薏苡仁、鸡血藤各25克,白芥子10克,当归、川牛膝各12克,木瓜、鹿角胶各15克,制附子、通草、肉桂、桂枝、炮姜各6克,细辛3克,蜈蚣2条,炙甘草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用于治疗跟痛症,中医辨证属寒湿痹阻型。症:见呈酸困样痛,痛处较弥漫,休息或足部受凉后疼痛明显,适当活动或足部保暖后可缓解,伴肢冷,食欲不振,乏力,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不用吃药了——中药艾灸直接灸。
方法也很简单
:命门、复溜穴、阿是穴(也就是痛点或者压痛点)(肾虚型):中药艾条悬灸,每个穴位15到20分钟。每天一次,10天一个疗程。我身边很多朋友,一个疗程不到,效果就很明显了!为什么效果这么快?主要是艾条在传统三年陈艾的基础上加入了红花、山甲、牛膝等中药成分,一方面增加了热量和渗透力,另一方面活血化瘀、补肝肾的功效更明显。
哪里有中药艾条?感兴趣和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